豬八戒小說網 > 稱霸AC米蘭逆轉伊斯坦布爾奇跡 > 第515章 賣得一手好國(下)
  過了一會兒,朱厚照放下奏本。

  沈貞留在大明中樞,做文書、文吏、伴駕、官員了一年,也算是將大明官場混熟了。

  之所以留著他,朱厚照一開始只是單純想要給朝鮮一個震撼,等他們這些使者回去,能讓朝鮮乖乖作為大明開拓東北的奶牛之一。

  結果,朝鮮使者每日忙碌在大明朝廷的外圍,做很多苦累的活計,卻津津有味。

  甚至有些還有點手段,尤其是對付那些從朝鮮招攬來的流民。

  所以這群人現在主要在直隸,充當各個縣的副手,協助處理朝鮮族裔的案子和安置。

  可以說,沈貞帶來的這一批人,很多都是朝鮮優秀年輕人,是來見世面的。

  現在,他們樂不思蜀不說,還從沈貞開始,都出現了內附的渴望。

  對,就是內附的渴望。

  沈貞在文章中清晰明確的告訴朱厚照,領議政身體不好,最多三年內必然病死。

  這個期限,卡得很準。

  說三年,就三年,南袞要是不死,沈貞都會想辦法弄死他。

  然后,下一個領議政,就是他沈貞。

  而朝鮮國主孱弱,身體不好。

  同時,世子李峼是前王后所出,現在的王后代為領養。

  如果現在的王后估計是能生育,只要有出一子,那么朝鮮必然陷入內斗。

  “朝鮮國小而貧瘠,兩班權臣貪戀權位,不愿淪為羔羊待宰。

  不想士林上位,卻不得不依賴士林充當文吏,以助兩班權臣子弟牧守地方。

  此時朝鮮朝堂,有類華夏兩晉,上品無寒門,下品無士族。

  因此每三五十年,朝鮮必然內亂。

  此前,士林之禍剛除,士林派系衰頹。

  世子之位若有懸殊,則必然興大案。

  因此,陛下當趁時局安穩時,先定航線,駐扎軍隊,拱衛大明渤海、黃海與鯨海之聯系。

  所以,朝鮮之仁川可定漢城局勢,亦可控扼黃海,與登萊遙相呼應。

  朝鮮之耽羅可安黃海西邊航線,防止倭寇入侵,佐以駐軍慶尚(今釜山),便能徹底壓制倭國。

  此地航線通暢,大明天兵可乘風而入鯨海。

  北至朝鮮元山、咸州可蔽颶風。

  亦可直達琿春衛、永明州,與吉林、濱海二都司溝通。

  陛下欲開疆東北,當駐軍朝鮮。

  朝鮮上下,千二百萬生民,必當竭盡全力,為大明分憂。”

  洋洋灑灑介紹了整個朝鮮哪邊適合駐軍,然后這上邊又有哪些勢力可以拉攏。

  雖然不排除,沈貞是在為自己的小老弟們謀福利,但至少能看出來,沈貞是真心站在軍事角度,為大明朝思考東北海域怎么布局,才能減少威脅的。

  朱厚照思考了一會兒,便不著急看了,放在一邊緩緩閉眼。

  倘若大明還是戰略收縮的時代,那么朝鮮單純放著也就放著了。

  但問題是海洋時代,朝鮮的地理位置就很尷尬。

  大明在東北開拓,需要人力,朝鮮離得最近,可以直接轉運。

  而且朝鮮和倭國一樣,都有鯨海作為轉運之地,吉林、濱海、漠河、安江、北山這五個都司,都需要鯨海航道穩定,才能大量投資下去投入開發。

  所以,朝鮮必須作為跳板。

  從登萊出發,直接仁川登陸,在漢城換船,逆流而上,稍稍拓寬,就能縱貫十分之九的朝鮮半島,然后在朝鮮東灣的元山將人、物資換上東灣這邊的船只。

  船只直接北上,就是琿春、永明。

  這一條路,比從登萊出發、繞過耽羅、橫穿朝鮮海峽、再然后再折返北上,要節省差不多快五天時間。

  不要小瞧了這五天。

  因為從上海出發,穿過耽羅、朝鮮海峽的路線,與登萊出發繞道的路線,是幾乎相同耗時的。

  并且受到洋流和季風的影響,上海比登萊在穿過耽羅這一條航線上,可能更快。

  但如果朝鮮的漢江能捏在手里用上的話。

  還不用擔心季風和臺風影響。

  在效率上,是有優勢的,畢竟有陸地,不至于臺風一來全部被卷了。

  更遑論朝鮮境內,一共三條江可以用。

  鴨綠江、大同江、漢江都可以用。

  運載能力能提升起來,朝鮮卡在這個位置,是真的很要命。

  甚至南朝鮮之前提出的洛東江——漢江運河,也可以挖起來。

  這樣船運能從慶尚出海,進入倭國對馬島集散,倭國原材料、勞力,也能直接從慶尚北上,穿過漢江,沿途有補給,不至于勞力大批大批的死。

  能直接節省一大筆花銷。

  怎么算,都劃算。

  “看來,是要駐軍了。”朱厚照繼續往后看,沈貞后邊提出,可以用征辟尹元老他們這批丟失朝貢物品的朝鮮官員作為協理。

  他們現在丟了東西,就算天朝寬宥,但朝鮮國內也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他們。

  尹元老還好說,畢竟王后是他姐妹,腦袋不會搬家,但肯定會被雪藏一段時間。

  如今正是大好年華,他肯定也不甘心。

  但其他人,那可就是這輩子到頭了,再無寸進的可能。

  所以這個時候,只要皇帝征辟他們,他們必定感恩戴德,為大明效力。

  可以說,連打下手的都給你找好了。

  這是多想把朝鮮國變成朝鮮省?

  朱厚照沉默了一會兒,讓鎮國府安排人去接觸,此事也需要時間準備。

  而且,他現在還要面對江南城市鄉村社會的復雜情況。

  新的一本奏本送上來。

  是朱厚照養著的一群是走訪調查的小太監和讀書人寫的情報。

  他們告知了朱厚照江南土地所有情況的問題。

  首先,在朱厚照當初收攏了江南一半以上土地并成鄉鎮之后,一些隨著年紀到了,從軍入伍的歸來的退役兵。

  他們并沒有按照朱厚照設想的那樣,留在鄉村,形成頂替士紳的富農、中農階層。

  而是選擇去經商。

 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。

  那就是他們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地主。

  土地并沒有按照朱厚照的規定,不耕種就分包,而是招募佃戶、長工,有些干脆從購買奴隸。

  是的,奴隸!

  奴隸制度在這三年內,死灰重燃。

  因為漢人不為奴的死命令已經下達,這群人就不敢買漢人。

  然后,他們從福建群山之間,找到了當地的畬族、回族等衛所軍官,讓他們將一些瑤族、苗族等游耕部落百姓,改寫成非華夏族群,然后轉賣進入鄉鎮。

  成為了沒有身份的奴隸,基本上沒辦法離開本地,沒有人權,死亡率雖然不如美洲種植園里的黑奴,但本質上,這是在促成鎮戶返鄉之后,拿著復員資費,開啟了制度倒退。

  當然,這一切,也是有原因的。

  朱厚照,用金券結賬所導致的。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